
新湖南客戶端7月27日訊(通訊員 金智波 唐擎煥)今年來,大盛鎮充分發揮村支兩委的組織和動員作用,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糧食生產強大戰斗力,以村組為單元,探索“黨建+合作社”模式,引導農戶成立小散戶聯合體,著力解決小散戶農機具單一難以滿足規模化生產需要的難題,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,實現糧食生產質的突破,不斷壯大集體經濟。
“黨建+農機合作社”以村支兩委為主體,吸納種糧和烤煙大戶入社,依托社員股金和村集體籌集等方式購進大型農機具4臺,1臺大型插秧機,3臺大馬力拖拉機,成立農機“互助合作組”,推進農機服務大戶小戶散戶全覆蓋、農區山區郊區全覆蓋、早稻中稻晚稻全覆蓋,全鎮糧食生產機械化率比上年增加10%以上。在購買農機的同時,合作社積極開展土地流轉,動員外地務工村民和無勞力經營土地的農戶流轉土地打造示范田,推廣普及糧食生產機械化。
此外,該鎮通過加大宣傳力度、提高育秧補貼、鼓勵土地流轉、推廣機插機拋、實行煙稻輪作等多種方式發展糧食生產,探索出糧食生產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協同發展新路子。
責編:田文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